淮河流域典型地面水热通量的观测分析

被引:23
作者
朱治林
孙晓敏
张仁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水热通量; 微气象方法; 淮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 [气候资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1998年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循环试验加密观测(HUBEX-IOP)获得的资料,用三种微气象方法计算该地区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状况,比较了不同方法所估算结果的异同,并以梯度法的资料为主分析了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梯度法估算的潜热通量与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方法的估算值比较接近,与涡度相关方法估算的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2)感热通量和波文比在梅雨(6月28日~7月4日)前较大,在后期较小。大部分辐射能用于地面蒸发。
引用
收藏
页码:214 / 2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拉萨地区农田能量物质交换特征 [J].
王树森 ;
朱治林 ;
孙晓敏 ;
陈发祖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59-364
[2]   绿洲边缘地带温湿风的廓线特征及其通量计算 [J].
朱治林 ;
陈发祖 ;
孙晓敏 ;
王树森 .
干旱区地理, 1995, (02) :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