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四川省地下热水点的分布与挽近构造体系间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
何京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何京生
赵友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赵友年
赖绍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赖绍民
机构
:
来源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1982年
/ 06期
关键词
:
构造体系;
挽近;
四川;
理塘;
构造系统;
大地构造;
地下热水;
地热水;
地下水;
D O I
: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1982.06.006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从分布的地理位置不难看出,在川东热水点出露多集中在华莹山中南段;川南多出露于筠连,兴文一隅;川西大致分布在北西向的鲜水河与南北向的安宁河为界以西的广袤高原和深切峡谷中。温泉的总体分布与挽近构造体系复合部位;几组断裂交汇部位;断裂控制的第四纪盆地的边缘和隐伏断裂带部位;以及岩浆侵入地壳后所形成的穹窿构造等有关。温泉常从张性、张扭性、扭性断裂及裂隙中流出。温热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7
页数:1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