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交通动脉瘤发生与Willis环变异的关系:64排CT血管成像研究附视频

被引:10
作者
管松
郑穗生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Willis环;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脉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R816.1 [头颅及神经系];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1 ; 100105 ; 100207 ; 100602 ;
摘要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发育异常及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与交通动脉瘤形成的关系。方法 64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诊断为颅内交通动脉瘤患者56例,前交通动脉患者26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30例,选择性别与年龄相匹配的脑血管正常组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前交通动脉瘤组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异常达65.4%,明显高于后交通动脉瘤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后交通动脉瘤组胚胎性大脑后动脉发生率为31.7%,明显高于前交通动脉瘤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异常及胚胎性大脑后动脉与颅内交通动脉瘤发生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287 / 128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前、后交通动脉瘤与Willis环血流变化的分析 [J].
黄永火 ;
李信友 ;
欧阳祖彬 ;
欧阳羽 ;
冯新民 ;
袁书伟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4, (03) :345-347
[2]   颅内动脉瘤与临床相关性的研究附视频 [J].
黄永火 ;
严敏 ;
欧阳祖彬 ;
李越 ;
欧阳羽 ;
曾勇明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3, (01) :13-14
[3]   Willis环结构与大脑前、后交通动脉瘤形成关系的临床与数字减影分析 [J].
胡宁 ;
赵岩 ;
于晓凌 ;
滕翀 ;
李少鹏 ;
冯新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2, (10) :595-596
[4]   颅内交通动脉瘤与Willis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 [J].
李建华 ;
贺能树 ;
孙建中 .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2, (01) :19-22
[5]   Angles between A1 and A2 segments of the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visualized by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and association of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s [J].
Kasuya, H ;
Shimizu, T ;
Nakaya, K ;
Sasahara, A ;
Hori, T ;
Takakura, K .
NEUROSURGERY, 1999, 45 (01) :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