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E-PPC技术的生态城市建设评价

被引:1
作者
刘洪波 [1 ]
刘世宇 [1 ]
郜志云 [2 ]
机构
[1]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关键词
环境学; 生态城市; 指标体系; 最大熵-投影寻踪模型;
D O I
10.13637/j.issn.1009-6094.2014.06.055
中图分类号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了解生态城市内涵,建立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对于推进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最大熵-投影寻踪模型,选取典型指标,基于Matlab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得到最佳投影方向,使用该方法对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城市建设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城市建设综合指数2005年得分0.440,2010年得分1.082,2015年得分1.855。可见其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但仍没有达到国际先进生态城市建设标准。由于该方法降低了评估体系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小,评估结果的精度和区分度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熵权灰度关联法的重庆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高凯 ;
郭跃 ;
姜瑞华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6 (01) :72-77
[2]   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J].
陈娟 ;
王立红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 (01) :37-39+73
[3]   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研究 [J].
王婷 .
基建优化, 2007, (02) :24-26
[4]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及部分城市生态安全态势比较 [J].
龚建周 ;
夏北成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 (03) :116-119
[5]   生态城市评价中的RBF神经网络模型—以厦门市为例 [J].
孙晓鸣 ;
柏益尧 ;
左玉辉 .
环境保护科学, 2005, (05) :47-52
[6]   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研究 [J].
陈军飞 ;
王慧敏 .
环境保护, 2005, (09) :54-57
[7]   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指标体系 [J].
郭秀锐 ;
杨居荣 ;
毛显强 ;
李向前 .
城市发展研究, 2001, (06) :54-58
[8]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顾传辉 ;
陈桂珠 .
环境保护, 2001, (11) :24-25+38
[9]  
投影寻踪模型原理及其应用.[M].付强;赵小勇著;.科学出版社.2006,
[10]  
城市生态学.[M].宋永昌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