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源岩有效性研究新方法——以黄河口凹陷HHK1井为例

被引:2
作者
孔庆莹 [1 ]
郑荣才 [2 ]
邹华耀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河口凹陷; 古近系; 烃源岩有效性; 有机质丰度; 局部均值; 平均相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河口凹陷古近系发育有沙三段、沙一-二段和东三段三套烃源岩,应用常规的烃源岩评价方法可以判断出三套烃源岩为好、好-中等。为了更细致分析古近系烃源岩的有效性,作者提出两种新的算法,即应用局部平均算法和平均相关算法,可以通过数量大小判断出某一段内烃源岩的有效程度。通过有机碳、氯仿沥青"A"、总烃和生烃潜力之间的双相关、三相关和四相关的计算,能更细致准确地反映出三套烃源岩有效性的优劣程度:沙一-二段下部烃源岩最好,沙三段烃源岩次之,再次是东三段下部烃源岩,东三段上部、沙一-二段上部烃源岩相对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248 / 2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地层记录中的古气候信息及其与烃源岩发育的相关性——以渤海黄河口凹陷古近系为例 [J].
刘占红 ;
李思田 ;
辛仁臣 ;
徐长贵 ;
程建春 .
地质通报, 2007, (07) :830-833+835
[2]   郯庐断裂在渤中凹陷的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J].
葛建党 .
海洋石油, 2001, (01) :14-20
[3]  
The effective source rocks in the Cambay basin, India .2 Banerjee,A,Pahari,S,Jha,M,Sinha,A.K,Jain,A.K,Kumar,N,Thomas,N.J,Misra,K.N,Chandra,K. AAPG Bulletin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