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三生”空间优化及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40
作者
:
武占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武占云
机构
: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来源
:
城市
|
2014年
/ 12期
关键词
:
生态环境保护;
宜居;
京津冀;
生活空间;
生态空间;
辅助生产;
京津冀一体化;
生态安全;
空间协调;
基本生态控制线;
京津冀地区;
空间优化;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
083305 ;
1204 ;
摘要
:
<正>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1990年2012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29万平方公里增加到4.56万平方公里,12年间增长了2.5倍,年平均增长达到5.9%;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由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4.58万平方公里,增长2.9倍,年平均增长6.4%。与此同时,城市人口则由3.03亿增加到7.12亿,增长了1.35倍,年平均增长4.0%。这种大规模的持续开发建设活动给国土空间开发和环境资源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已经出现了地区差距扩大、部分地区过度开发导致资源环境约束趋于极限、生态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编制研究.[A].周之灿;.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1,
[2]
中国城镇化.[M].魏后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
京津冀发展报告.[M].文魁; 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吴良镛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
魏后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魏后凯
[J].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3)
: 18
-
30
[6]
干旱区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相互作用的驱动机制分析
张传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传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创琳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2)
: 181
-
187
←
1
→
共 6 条
[1]
我国“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编制研究.[A].周之灿;.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1,
[2]
中国城镇化.[M].魏后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
京津冀发展报告.[M].文魁; 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吴良镛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
魏后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魏后凯
[J].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3)
: 18
-
30
[6]
干旱区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相互作用的驱动机制分析
张传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传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创琳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2)
: 181
-
18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