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华成因及控制途径初探

被引:72
作者
杨清心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
关键词
太湖; 水华; 微囊藻; 风集作用; 水华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90年8~12月对太湖水华9次调查表明,水华主要由漂浮性蓝藻—微囊藻组成,夏季SE风时其漂移集聚是西北湖区形成严重水华的主要原因。这种漂移使得藻类所含营养物逆吞吐流方向传输,形成了一种“生物营养滤器”,加速了太湖尤其是西北湖区的富营养化进程。太湖外源N、P负荷量分别为12.0和0.85g/(m2·a),足以引起富营养化;表层5cm底泥中含丰富的N、P,其释放也成为湖水中部分营养的来源。因2~8月藻类总生物量的增长基本遵守Logistic方程dN/dt=N·r(1—N/K),故对藻类控制可从N、r入手,即通过收获藻类达到控制藻类总量和营养输出的双重功效;提高水位增加非光合层厚度,有效地降低水柱中藻类生产力;建立有水生植被的水质保护区也是一种局部藻类控制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