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硝酸盐湿沉降的数值模拟

被引:4
作者
朱凌云 [1 ,2 ]
张美根 [1 ]
高丽洁 [1 ,3 ]
安炜 [4 ]
胡良温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3]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 山西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
硝酸盐; 湿沉降;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系统(RAMS-CMAQ),模拟了2005年东亚地区降水和硝酸盐湿沉降的时空分布。模拟结果显示:1月份湿沉降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和日本海,最大值出现在云南、广西、贵州及日本松江附近海面,可达600mg/m2以上;4月份沉降量最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东、西南和华南地区以及泰国等,最大值在350mg/m2以上;7月份分布最广,最大值达650mg/m2以上;10月份酸沉降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等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最大值达600mg/m2。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近年来京津地区酸雨形势变化的特点分析——气溶胶影响的探讨 [J].
汤洁 ;
徐晓斌 ;
巴金 ;
王淑凤 ;
丁国安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 (05) :667-673
[2]   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系统及其验证 II.东亚地区对流层臭氧及其前体物模拟 [J].
张美根 .
大气科学, 2005, (06) :84-94
[3]   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系统及其验证 I.模式系统介绍与气象要素模拟 [J].
张美根 .
大气科学 , 2005, (05) :805-813
[4]   长江三峡库区酸雨分布特征分析 [J].
杨贤为 ;
邹旭恺 ;
马天健 .
气象, 2002, (10) :14-18
[5]   昆明地区酸雨时空分布及其成因初探 [J].
杨树平 ;
杨常亮 ;
黄晓 .
云南环境科学, 2001, (02) :25-26
[6]  
A comprehensive meteorological modeling system—RAMS[J] . R. A. Pielke,W. R. Cotton,R. L. Walko,C. J. Tremback,W. A. Lyons,L. D. Grasso,M. E. Nicholls,M. D. Moran,D. A. Wesley,T. J. Lee,J. H. Copeland.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 199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