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行业及其区位研究

被引:4
作者
韩春鲜 [1 ,2 ]
马耀峰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乌鲁木齐经济; 基本行业; 集聚经济因子; 区位;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9.06.028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利用区位商、基本-非基本比率等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乌鲁木齐城市1995年-2005年各行业的区位商、就业比重、基本人口比例、基本-非基本比率等,分析了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行业构成,以此来分析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行业及其变化,并对这些行业的空间区位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推动乌鲁木齐城市发展的动力行业是制造业、交通电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科学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它们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集聚因子,但是制造业集聚于乌鲁木齐的水平在下降;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山区、头屯河区和新市区,建筑业主要集中在新市区和沙区;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天山区和沙区,而且正在从以天山区为主向以沙区为主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新经济产业区域专业化水平分析 [J].
王铮 ;
李刚强 ;
谢书玲 ;
杨念 ;
闫丹 .
地理学报, 2007, (08) :831-839
[2]   乌鲁木齐都市圈空间变化及其发展模式研究 [J].
张新焕 ;
徐建刚 ;
杨德刚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4) :536-544+673
[3]   基于区位商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实证研究 [J].
刘晓红 ;
李国平 .
统计与决策, 2006, (05) :78-79
[4]   乌鲁木齐绿洲型都市圈发展现状分析研究 [J].
刘海燕 ;
张小雷 ;
杜宏茹 ;
邓峰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5, (03) :22-27
[5]   中国区域主导产业创新系统选择与评价 [J].
黎苑楚 ;
郑春白 ;
王阿洁 ;
徐东 ;
盛建新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02) :48-50
[6]   服务业地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J].
吕拉昌 ;
阎小培 .
经济地理, 2005, (01) :117-120+125
[7]   从“乌鲁木齐都市圈”到“乌昌都市区”——对乌鲁木齐城市空间拓展模式的思考 [J].
谭维宁 ;
马锦辉 .
城市规划, 2003, (12) :30-34+97
[8]   对上海城市经济基础变动的探讨——兼与北京的比较 [J].
黄胜利 .
上海经济研究, 2002, (02) :24-31
[9]   对乌鲁木齐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思考 [J].
罗辑 ;
郭德辉 .
新疆财经, 2001, (06) :17-19
[10]   广州城市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的变化分析——兼释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 [J].
阎小培 ;
许学强 .
地理学报, 1999, (04) :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