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衍射混合红外目标搜索/跟踪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20
作者
刘峰 [1 ]
徐熙平 [1 ,2 ]
孙向阳 [1 ]
段洁 [2 ]
机构
[1]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航天技术研究所
[2]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光电测控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光学设计; 佩茨瓦尔(Petzval)型物镜; 连续变焦; 折/衍射混合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N216 [红外系统装置];
学科分类号
0803 ; 080401 ; 080901 ;
摘要
根据坦克目标搜索/跟踪系统的要求,设计了工作于8~12μm波段折/衍射混合红外连续变焦距光学系统。该系统解决了传统系统不能同时满足长焦距、大相对孔径、高变倍比、高成像质量和系统结构简单的缺陷,使设计的系统相对孔径大,F数为0.9,变焦倍率为11×,系统在长焦距时,可识别1500 m远的坦克目标。变焦系统仅用7片锗透镜,通过引入二元面和非球面校正系统色差和轴外像差,在空间频率为17 lp/mm处,全焦距范围内调制传递函数(MTF)值均在0.64以上,接近衍射极限;系统在接收半径为17.5μm的探测器敏感元内,能量集中度大于82%,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满足坦克目标搜索识别系统的总体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2084 / 20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8倍非制冷型红外折/衍射连续变焦系统设计 [J].
徐亮 ;
张国玉 ;
高玉军 ;
杨菲 ;
樊帆 .
光学学报, 2009, 29 (02) :478-481
[2]   一种紧凑型折射式红外搜索/跟踪光学系统设计 [J].
陈津津 ;
赵劲松 .
红外技术, 2008, (05) :279-282
[3]   紧凑型8~12μm波段折/衍混合双位置两档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J].
韩莹 ;
王肇圻 ;
吴环宝 ;
赵顺龙 .
光子学报, 2007, (05) :886-889
[4]   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镜头 [J].
王海涛 ;
郭良贤 .
红外技术, 2007, (01) :8-11
[5]   应用动态光学理论求解变焦光学系统补偿组凸轮曲线 [J].
王春艳 ;
王志坚 ;
周庆才 .
光学学报, 2006, (06) :891-894
[6]   超轻小型投影式头盔显示系统折-衍混合物镜设计 [J].
赵顺龙 ;
王肇圻 .
光学学报, 2006, (02) :249-253
[7]   基于超二代像增强器的微光夜视仪设计 [J].
邹永星 ;
周仁魁 ;
杨松龄 .
红外技术, 2005, (06) :446-448
[8]   采用衍射元件实现消热差的混合红外光学系统 [J].
焦明印 ;
冯卓祥 .
光学学报, 2001, (11) :1364-1367
[9]   用二元光学元件实现复消色差 [J].
崔庆丰 .
光学学报, 1994, (08) :87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