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06-2007年监测点居民伤害死因分析

被引:5
作者
孔德广 [1 ,2 ]
张庆军 [3 ]
申幸福 [3 ]
崔晓晨 [2 ]
郭毅 [2 ]
机构
[1]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3]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伤害; 死因; 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D O I
10.14188/j.1671-8852.2011.06.002
中图分类号
R195 [卫生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湖北省监测点居民伤害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状况,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死亡率与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对湖北省2006-2007年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5994例,粗死亡率为61.45/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26/10万),其中男性3 725例、女性2 269例,粗死亡率分别为74.53/10万、47.71/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8.78/10万、46.14/10万),男性高于女性。伤害死因前5位依次是自杀、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溺水和砸伤压伤;以PYLL计,前5位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溺水、意外跌落和砸伤压伤。各年龄段伤害死因各有特点。结论:交通事故、自杀、溺水、意外跌落和砸伤压伤是湖北省监测点居民主要伤害死因,交通事故、自杀是导致监测点居民"早死"和寿命损失的主要伤害死因。
引用
收藏
页码:778 / 7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网报死因监测系统与医学死亡登记系统的报告质量分析 [J].
鹿凤苓 ;
张群勇 ;
张宝津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7, (01) :7-8
[2]   从资料到行动:挑战中国的伤害控制工作 [J].
王声湧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6, (04) :221-222
[3]   我国伤害流行及研究现状 [J].
张庆军 ;
张岚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5, (05) :7-10
[4]   1990~1997年中国城乡人群伤害死亡分析 [J].
曹卫华 ;
吴涛 ;
安涛 ;
李立明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05) :7-9
[5]   中国人群的意外伤害水平和变化趋势 [J].
杨功焕 ;
黄正京 ;
陈爱平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7, (03) :142-145
[6]   我国人群的主要卫生问题——全国疾病监测死亡资料分析 [J].
杨功焕 ;
黄正京 ;
谭健 ;
陈爱平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6, (04) :199-202
[7]   减寿分析方法 [J].
周宝森,王天爵 .
中国卫生统计, 1994, (04) :58-61
[8]  
流行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李立明主编, 2003
[9]  
Injury-related fatalities in China: an under-recognised public-health problem[J] . SY Wang,YH Li,GB Chi,SY Xiao,J Ozanne-Smith,M Stevenson,MR Phillips.The Lancet . 2008 (9651)
[10]  
Suicide rates in China, 1995–99[J] . Michael R Phillips,Xianyun Li,Yanping Zhang.The Lancet . 2002 (9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