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陶片热释光断代研究:氡的逸散
被引:9
作者:
李虎侯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陶片;
程度;
射气系数;
热释光断代;
放射性强度;
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平衡;
放射性衰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利用热释光测定陶片年代时,要准确地测出古陶器中所积存的热释光剂量,这首先就必须测准产生这一剂量的、存在于陶片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的含量。这是热释光对陶片断代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U、Th、40K、87Rb是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它们的放射性所给予陶片的年剂量率列于表1。自表1看出,在这五个天然放射性母核中,铀对年剂量率贡献最多。238U的天然丰度极大,在铀系中,氡是一种气体,它有可能从陶片中逸散。从表2看出,氡及其子体对年剂量率的贡献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在决定年剂量率时,氡的逸散与否,确实是关键之一。V.S.Desai等根据氡在土壤中移动的情况,安排了一个测定陶片中氡的实验,结果认为在土壤干燥条件下氡的逸散高达40%,而在潮湿的情况下,由于氡的溶解,逸散减少。此外,氡的逸散程度也与陶片类型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6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