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横向沙脊表面风沙流结构粒度响应的野外观测研究

被引:21
作者
董玉祥 [1 ]
Hesp P A [2 ]
Namikas S L [2 ]
马骏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Depart ment of Geography and Anthropology,Louisiana State
关键词
海岸横向沙脊; 风沙流结构; 粒度; 野外观测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3 [沙漠地貌学、干燥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风沙流中沙粒粒度组成的垂向变化及不同粒径沙粒的垂向分布特征等是风沙流结构粒度响应的基本研究内容,但一直较缺少野外观测实证证据。在我国海岸沙丘集中分布的河北昌黎黄金海岸,选择规模高大、形态典型的横向沙脊,采用野外梯度风速仪和平口式积沙仪对其顶部风沙流结构的粒度响应进行了野外实地观测。结果表明,海岸沙丘表面风力的分选作用明显,与横向沙脊表面相比风沙流所含沙物质中细沙组分比例增多、粗沙组分比例降低;粒度构成的垂向变化是,在风沙流0—10 cm、10—40 cm和40—60 cm三个高程段内,分别是以中沙为主、中沙与细沙并重和以中沙为主,其中中沙含量在三个高程段内分别呈现出自地表向上逐渐降低、含量比较稳定、向上逐渐升高的垂向变化,细沙则呈现相应的反向变化,随之平均粒径也呈现为自下而上逐步变细、比较稳定到逐渐变粗的变化,但分选系数、偏度和峰态无明显差异;横向沙脊顶部的风沙流结构整体符合指数分布,但不同粒径沙粒的垂向分布特征并不相同,其中粗沙为幂函数分布,细沙遵循指数函数递减,中沙的指数函数和幂函数拟合均有较高相关系数,但在0—40 cm高度内更符合指数函数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1022 / 10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风沙流中不同粒径组沙粒的输沙量垂向分布实验研究 [J].
冯大军 ;
倪晋仁 ;
李振山 .
地理学报, 2007, (11) :1194-1203
[2]   中国海岸风沙地貌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J].
董玉祥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4) :99-104
[3]   中国的海岸风沙研究:进展与展望 [J].
董玉祥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2) :26-35
[4]   风沙流的输沙率沿程变化规律 [J].
李振山 ;
张琦峰 .
中国沙漠, 2006, (02) :189-193
[5]   中国风沙物理研究50a(Ⅱ) [J].
董治宝 ;
郑晓静 .
中国沙漠, 2005, (06) :3-23
[6]   北京郊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起沙起尘的特征研究 [J].
王升堂 ;
赵延治 ;
邹学勇 ;
程宏 .
地理科学, 2005, (05) :91-95
[7]   中国风沙物理研究五十年(Ⅰ) [J].
董治宝 .
中国沙漠, 2005, (03) :293-305
[8]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丘表面风沙流结构变异的初步研究 [J].
哈斯 .
科学通报, 2004, (11) :1099-1104
[9]   黄、渤海海岸风沙地貌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和发育模式 [J].
傅命佐 ;
徐孝诗 ;
徐小薇 .
海洋与湖沼, 1997, (01) :56-65
[10]   昌黎海岸风成沙丘的形态与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J].
傅启龙,沙庆安 .
沉积学报, 1994, (01) :9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