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悬浮体粒度特征及其季节性差异

被引:24
作者
李军
高抒
曾志刚
贾建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5] 南京
[6] 青岛
关键词
悬浮体; 粒度分布; 季节变化; 长江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5 [河口、三角洲];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1998年 1 1月和 1 999年 5月长江口悬浮体样品的激光粒度仪分析结果表明 ,长江口悬浮体粒度较细 ,分选较差 ,偏态和峰态偏小 ,粒度组成以粉砂为主 ;粘土含量次之 ,基本不含砂或砂含量很小 ,由陆向海平均粒径有由粗到细的变化趋势。粒度分布呈典型的非正态分布 ,存在“双峰”和“三峰”两种形式 ,表层样品以“双峰”分布为主 ,底层“三峰”或“双峰”并存。标准偏差 -粒度曲线上多峰出现 ,反映了长江口悬浮体组成的复杂性。长江口悬浮体粒度特征有较大的季节变化。悬浮体粒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泥沙来源、底质再悬浮、生物作用和絮凝作用 ,粒度特征的季节差异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99 / 51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渤海海峡沉积物输运的数值模拟 [J].
蒋东辉 ;
高抒 ;
程鹏 .
海洋与湖沼, 2002, (05) :553-561
[2]   长江悬浮颗粒物中稳定碳、氮同位素的季节分布 [J].
吴莹 ;
张经 ;
张再峰 ;
任景玲 ;
曹建平 .
海洋与湖沼, 2002, (05) :546-552
[3]   长江河口悬浮颗粒物研究 [J].
李道季 ;
李军 ;
陈吉余 ;
陈西庆 ;
陈邦林 .
海洋与湖沼, 2000, (03) :295-301
[4]   长江口浑浊带的形成机理与特点 [J].
潘定安 ;
沈焕庭 ;
茅志昌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9, (04) :62-69
[5]   长江口拦门沙地区的泥沙运动规律 [J].
潘定安 ;
孙介民 .
海洋与湖沼, 1996, (03) :279-286
[6]   长江河口盐水入侵锋研究 [J].
茅志昌 .
海洋与湖沼, 1995, (06) :643-649
[7]   长江口阳离子浓度与细颗粒泥沙絮凝沉积 [J].
蒋国俊,张志忠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5, (01) :76-82
[8]   长江口天然水流中细颗粒泥沙的絮凝作用 [J].
阮文杰 .
海洋科学, 1991, (06) :39-43
[9]   长江口悬浮颗粒有机絮凝研究 [J].
夏福兴 ;
D.Eisma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01) :66-70
[10]   长江口外现代水下地貌与沉积 [J].
陈中原 ;
周长振 ;
杨文达 ;
吴志国 .
东海海洋, 1986, (02) :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