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特征及意义

被引:3
作者
谢增业
李剑
伍大茂
胡国艺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奥陶纪; 碳酸盐岩; 烃源岩; 天然气成因; 显微组分; 沥青质;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既有煤型气又有腐泥型气。煤型气的来源为上古生界煤系源岩已无争议,但对腐泥型气的来源则存在着源自石炭系和奥陶系自生自储两种不同观点。研究了奥陶系碳酸盐岩中的有机显微组成特征,从有机岩石学角度将其细分为三个显微组分组、六种显微组分,其中的碳沥青组对于碳酸盐岩生烃潜力的评价及认识天然气来源具有指示意义。奥陶系岩石中沥青的成因与赋存状况的分析表明,奥陶系储层中的碳沥青主要为液态烃热演化的产物,奥陶系碳酸盐岩具有生烃潜力。同位素特征分析亦表明上、下古生界储层中天然气的同位素组成存在较大差异。认为腐泥型天然气来自奥陶系碳酸盐岩本身。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8 +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烃源岩有效性判识 [J].
谢增业 ;
伍大茂 ;
胡国艺 ;
李剑 ;
蒋助生 ;
严启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29-32
[2]   长庆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气源研究 [J].
戴金星 ;
夏新宇 .
地学前缘, 1999, (S1) :195-203
[3]   塔里木盆地海相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分类与变化的成因探讨 [J].
谢增业 ;
李剑 ;
卢新卫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6) :27-29+15
[4]   论乙烷碳同位素在天然气成因类型研究中的应用 [J].
刚文哲 ;
高岗 ;
郝石生 ;
黄志龙 ;
朱雷 .
石油实验地质, 1997, (02) :164-167
[5]  
中国大中型气田天然气成藏物理化学模拟研究.[M].李剑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6]  
有机岩石学研究.[M].金奎励主编;.地震出版社.1997,
[7]  
碳酸盐岩有机岩石学.[M].钟宁宁;秦勇著;.科学出版社.1995,
[8]  
海相黑色页岩建造地球化学与成矿意义.[M].张爱云等著;.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