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股外侧血管、股直肌和阔筋膜张肌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16
作者
陶永松
钟世镇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
关键词
阔筋膜; 股直肌; 神经束; 长度; 外径; 血管蒂; 血管神经; 旋股外侧血管; 旋股外侧动脉; 臀上神经; 解剖学研究;
D O I
10.16098/j.issn.0529-1356.1982.01.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解剖了80侧成人下肢,观察和测量了旋股外侧血管及其供养的股直肌和阔筋膜张肌,讨论了有关的应用解剖学问题。多数旋股外侧动脉发自股深动脉(89.7%)。旋股外侧动脉干的长度平均为16毫米,外径为5.5毫米。旋股外侧动脉的分支型主要为升降型(77.5%),其次为升横降型和横降型。升支长平均为87毫米,根部外径为3.5毫米。伴行静脉一条或两条。升支可作为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的血管蒂,其末端可植入股骨头或股骨颈内,以治疗缺血性坏死或骨折不愈合。降支长平均为200毫米,外径为3.5毫米。伴行静脉略粗于动脉。降支是股前部的一个多用血管,既可作为受区血管,又可将其末端植入股骨干或下端骨折处,以治疗骨折不愈合。股直肌主要有两组血管神经束。第一组的血管较短且细,不宜作为吻接血管。第二组血管神经束是股直肌的主要血管神经束。供养阔筋膜张肌的血管蒂动脉的长度平均为50毫米,外径为3.0毫米;伴行静脉一条或两条,略粗于动脉。阔筋膜张肌可制成一个相当大的肌皮瓣,也可将其下端及髂胫束移位缝接于髌上缘,以增强对髌骨的拉力和矫正拉力方向,合理恢复伸膝的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腓腸肌半游离移植代股四头肌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J].
陶永松 ;
钟世鎮 .
广东解剖通报, 1980, (02) :42-48
[2]   显微外科的进展与应用解剖学的关系 [J].
钟世镇 .
广东解剖通报, 1980, (01) :1-9
[3]   206例股深动脉及其分支的观察 [J].
林堪 ;
朱公任 ;
刘牧之 ;
杨振中 ;
黄秋莲 ;
温悦明 .
广东解剖通报, 1979, (01) :60-63+100
[4]   股深动脉及旋股内、外侧动脉的观察 [J].
张素贞 ;
陈尔瑜 ;
沈吾龙 .
解剖学报, 1965, (02) :282-292
[5]   股深动脉及其分支的比较研究 [J].
张世锡 .
解剖学报, 1958, (01) :51-57
[6]   200例股深动脉及其分枝的类型 [J].
罗治寰 ;
张创献 ;
叶鹿鸣 .
解剖学报, 1955, (03) :337-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