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塑性应变条件下损伤变量的宏细观测量与计算

被引:3
作者
罗冬梅
郑昭明
胡百鸣
李建华
李光霞
机构
[1]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筑学院!武汉
[2] 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武汉
关键词
损伤变量; 宏观; 细观; 超声波;
D O I
10.16579/j.issn.1001.9669.2001.01.010
中图分类号
TG115.5 [机械性能(力学性能)试验];
学科分类号
080502 ;
摘要
利用超声波测量技术测定了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参量 ,利用这些基本参量和传统意义上的损伤定义 ,从宏观、细观角度导出了不同的损伤变量表示式。它在保持损伤变量定义的一致性基础上 ,使材料的非线性特征与其缺陷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并可进行定量计算。处理后的试验数据表明 ,损伤变量D均随塑性应变量的增大而增大 ,且用基体应变和空穴体积率表示的细观损伤变量敏感程度最高。文中还利用A .C .Eringen连续统力学理论对各变量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1+18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Continuumphysics. EringenAC. . 1976
[2]  
Acoustoelastic birfringences in plastically deformated solids: Part I-Theory. Pao Yih-Hsing,Wu Tsung-Tsong,Udo Gamer.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 1991
[3]  
The fatigue damage criterion and evolution equa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microparaters.Engng. Fracture. LI Changchun,QIAN Zhixiong,LI Guangxia. Mech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