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心城区低空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和变化状况

被引:31
作者
张爱东 [1 ]
王晓燕 [2 ]
修光利 [1 ]
机构
[1] 上海市闸北区环境监测站
[2] 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咨询研究中心
关键词
臭氧; 低空大气; 中心城区; 上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对2005年1月12月上海闸北地区地面空气臭氧污染浓度连续监测结果分析,表明臭氧小时浓度均值超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160μg/m3的频率为2.88%,其中6月份超标率居全年之首,1月、2月和12月超标率为零。臭氧浓度日变化规律表明,日最大值出现在12时14时之间,具有受污染地区光化学过程臭氧生成的典型日变化特征。臭氧浓度日振幅6月最大,2月最小。5月份臭氧月均浓度91μg/m3全年最高,最高小时均值浓度350μg/m3出现在5月19日,说明上海中心城区空气中臭氧生成可能受到前体污染物的浓度影响更大。太阳紫外辐射、气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变化对O3变化的影响分析,在高温晴朗的天气中观察到NO2/NO比值与O3成显著线性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北京市夏季臭氧变化特征的观测研究 [J].
吴瑞霞 ;
浦一芬 ;
张美根 ;
寿绍文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5) :116-120
[2]   2001年春季临安地区对流层臭氧异常增加的一次过程分析 [J].
崔宏 ;
赵春生 ;
郑向东 ;
郑永光 ;
秦瑜 ;
陈尊裕 ;
陈鲁言 .
大气科学, 2005, (02) :259-266
[3]   紫外线辐射量变化原因分析 [J].
侯艳丽 ;
黄玉芳 .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4) :70-71
[4]   北京地面紫外辐射(光谱)的观测与分析 [J].
刁丽军 ;
顾松山 ;
王普才 ;
刘春田 ;
陈洪滨 .
气象科学, 2003, (01) :22-30
[5]   北京冬季低层大气O垂直分布观测结果的研究 [J].
郑向东 ;
丁国安 ;
孙敏峰 ;
李淑杰 ;
巩建波 ;
郭文利 ;
王晓云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S1) :1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