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水稻是贵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200万亩,约占粮食种植面积的40%,占粮食总产量的一半以上。1957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1342.2万亩,为面积最大年;1977年水稻平均单产305公斤,为单产最高年;1984年稻谷总产405.15万顿,为总产最高年,占同年粮食总产(756万顿)的53.9%。现阶段,贵州粮食和大米尚不能完全自给。因此,水稻之丰欠,对本省粮食产量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举足轻重。采用良种,及时进行品种的更新换代是水稻增产的有效措施。回顾我省水稻品种改良工作的历史,认真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对提高我省水稻育种科学水平和育种成效,适应生产的需要都有重要的意义。一、贵州稻作的历史及品种类型 贵州稻作有悠久的历史。现国内外许多学者主张亚洲的稻种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阿萨姆、尼泊尔、缅甸北部、老挝和中国西南。柳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