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005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基于确定性前沿生产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1
作者
尹向飞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配置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运用确定性前沿生产模型对1992~2005年期间中国季度宏观数据进行研究,将TFP增长率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进、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发现:我国TFP增长迅速并呈"V"型结构;配置效率增长很快。我国技术进步缓慢,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改进也提高缓慢。本文认为,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TFP增长推动的,配置效率是推动TFP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要素投入、特别是投资是推动技术进步和配置效率增长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7+123 +1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地区工业生产绩效:结构差异、制度冲击及动态表现 [J].
王争 ;
郑京海 ;
史晋川 .
经济研究, 2006, (11) :48-59+71
[2]   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再检验:要素积累抑或TFP [J].
李静 ;
孟令杰 ;
吴福象 .
世界经济, 2006, (01) :12-22
[3]   中国季度GDP季节调整分析 [J].
张鸣芳 .
财经研究, 2005, (07) :133-144
[4]   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 [J].
涂正革 ;
肖耿 .
经济研究, 2005, (03) :4-15
[5]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panel data: With application to paddy farmers in India[J] . G. E. Battese,T. J. Coelli.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 199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