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浓度对交联聚合物线团形态的影响

被引:27
作者
董朝霞
吴肇亮
林梅钦
李明远
机构
[1] 石油大学化工学院
[2] 石油大学化工学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溶液; 聚合物分子线团; 分子内交联; 线团尺寸; 水力学半径; 盐(NaCl)浓度; 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水体系; 胶态分散凝胶;
D O I
10.19346/j.cnki.1000-4092.2002.01.022
中图分类号
O631.4 [高聚物溶液];
学科分类号
070305 ; 080501 ; 081704 ;
摘要
用核孔膜过滤法 (过滤体积对过滤时间作图 )、动态光散射法 (DLS)和扫描电镜法 (SEM )研究了交联反应前后盐 (NaCl)浓度变化对低浓度HPAM与AlCit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 (LPS)中交联聚合物线团 (LPC)形态的影响。所用HPAM相对分子质量 1.1× 10 7~ 1.4× 10 7,LPS中HPAM与Al的质量比 2 0∶1,HPAM浓度 0 .1或 0 .2 g/L ,交联反应温度 40℃ ,时间 7天。实验结果表明 :①LPC的平均水力半径Rh(DLS测定值 )随交联反应时盐浓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盐浓度由 0 .5 g/L增加到 2 g/L时Rh 由 45 0nm迅速减小到 2 5 0nm ,盐浓度增加到 2 0 g/L时Rh达到最小值 16 0nm ,此后随盐浓度的继续增加Rh 有所增大 ;盐浓度 0 .5和 2 .0 g/L时Rh 的SEM测定值分别为45 0和 2 5 0nm ,与DLS结果一致。②交联反应完成后改变LPS的盐浓度 ,也可改变LPC的Rh 值 ,但改变幅度较小 ;盐浓度 0 .5 g/L时形成的LPS ,当盐浓度增加至 2 g/L时 ,Rh 值由 45 0nm减小至 35 9nm ,大于盐浓度 2 g/L时形成的LPS的Rh 值 (2 46nm) ;盐浓度 2 g/L时形成的LPS ,当盐浓度减少至 0 .5 g/L时 ,Rh 值由 2 46nm增大至32 6nm ,小于盐浓度 0 .5g/L时形成的LPS的Rh 值 (4 5 0nm)。用盐浓度改变引起LPC水化层厚度改变 ,线团收缩或舒张解释盐浓度改变时Rh 测定值的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交联体系分类探讨 [J].
李明远 ;
董朝霞 ;
吴肇亮 .
油田化学, 2000, (04) :343-345
[2]   粘度法研究胶态分散凝胶交联过程 [J].
纪淑玲 ;
彭勃 ;
林梅钦 ;
李明远 ;
吴肇亮 .
高分子学报, 2000, (01) :65-68
[3]   聚丙烯酰胺胶态分散凝胶微观形态研究 [J].
彭勃 ;
李明远 ;
纪淑玲 ;
吴肇亮 .
油田化学, 1998, (04) :67-70+62
[4]   水溶性高聚物聚丙烯酰胺的稀溶液性质(Ⅰ) [J].
薄淑琴 ;
杨虹 ;
郝克君 .
高分子学报, 1992, (01) :9-14
[5]  
Cluster-Size Distribution of Cross-Linked Polymer Chains across the Gelation Threshold. Norisuye T, Takeda M, Shibayama M. Macromolecules . 1998
[6]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study of the sol-gel transition. Fang Liqi, Brown W, Konak C. Macromolecules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