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冠形状对孔隙率及叶面积指数估算的影响分析

被引:7
作者
尹高飞 [1 ,2 ]
柳钦火 [1 ]
李静 [1 ]
曾也鲁 [1 ,2 ]
徐保东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树冠形状; 孔隙率; 聚集指数; 叶面积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4 [树木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叶片在树冠尺度的聚集是森林场景中的重要聚集形式,模型中常假设树冠为规则的几何形体(椭球、圆锥、圆锥+圆柱等)。对树冠形状归属进行判断时界限并不明显,从而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本文首先扩展了Nilson的森林孔隙率模型,使其适用于椭球、圆锥、圆锥+圆柱等3种常见形状的树冠,并基于该模型分析了孔隙率、聚集指数对树冠形状的敏感性。同时,本文还分析了树冠形状对叶面积指数(LAI)地面间接测量精度的影响。基于不同形状树冠的模拟数据分析发现,树冠的体积、投影面积是树冠形状产生作用的主要因子,在冠层底部椭球形树冠和圆锥+圆柱形树冠的平均孔隙率、聚集指数都非常接近,而圆锥形树冠与两者存在较大差异。树冠形状的错误设置在极端情况下可导致估算的真实LAI误差超过25%。
引用
收藏
页码:752 / 7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遥感物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徐希孺编著, 2005
[2]  
über den Lichtfaktor in den Pflanzengesellschaften und seine Bedeutung für die Stoffproduktion .2 Monsi M,Saeki T. Japanese Journal of Botany .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