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

被引:5
作者
宋成舜 [1 ]
周惠萍 [2 ]
刘成武 [1 ]
机构
[1] 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咸宁学院基础医学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用地; 动态变化; 驱动机制; 灰色关联分析; 咸宁市;
D O I
10.16202/j.cnki.tnrs.2011.05.013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对于合理利用土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以中部欠发达地区的湖北省咸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1996-2006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的动态变化和区域差异变化,并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其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近十年来咸宁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和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增加主要集中在咸安区、通山县和赤壁市。(3)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主要受总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等相关因素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力研究综述 [J].
张建 ;
程久苗 ;
范树平 ;
陈丹丹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0, (03) :106-109
[2]   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分析——以福建省漳州市为例 [J].
陈思明 ;
吴景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04) :17-21
[3]   湛江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周飞 ;
陈士银 ;
钟来元 ;
吴明发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 (02) :104-106
[4]   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及驱动力分析——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 [J].
郎义华 ;
邱道持 ;
魏薇 ;
姜廷宪 ;
周林 ;
谭力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146-150
[5]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陈军伟 ;
段增强 ;
苏子友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5) :81-87
[6]   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湖北仙桃市的实证 [J].
胡贤辉 ;
杨钢桥 ;
张霞 ;
邱杰 .
资源科学, 2007, (03) :191-197
[7]   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青岛市为例 [J].
李晓刚 ;
欧名豪 ;
许恒周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6, (03) :27-32
[8]   农村居民点用地发展驱动力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刘志玲 ;
张丽琴 .
农村经济, 2006, (03) :30-32
[9]  
广州市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陈红宇;胡月明;章牧;罗亚维;.广东土地科学.2004, 05
[10]  
广州市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陈红宇;胡月明;章牧;罗亚维;.广东土地科学.200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