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生长季潜在蒸散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16
作者
陈莉 [1 ]
方丽娟 [1 ]
李帅 [2 ]
机构
[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气象局
[2]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潜在蒸散量; Penman-Monteith模型; 变化特征; 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2 [蒸发与蒸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199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修订的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东北三省1960-2008年期间各地的潜在蒸散量。东北地区潜在蒸散量的基本分布特征为南多北少,随着纬度的增加,潜在蒸散量随纬度递减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近50年来东北地区生长季潜在蒸散量呈显著的增加趋势,东北北部增加趋势比南部更为显著,其中9月增加趋势最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我国旱灾形势和减轻旱灾风险的主要对策
    冯金社
    吴建安
    [J]. 灾害学, 2008, (02) : 34 - 36
  • [2] 中国东北三省1960—2005年地表干燥度变化趋势
    王亚平
    黄耀
    张稳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6) : 619 - 627
  • [3] 1951/1952~2004/2005年中国冬季降水变化研究
    李帅
    陈莉
    任玉玉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1) : 94 - 98
  • [4] 我国东北及邻近地区年平均气温异常及其对北半球气候变暖和欧亚雪盖面积的响应
    侯依玲
    李栋梁
    施雅风
    沈永平
    [J]. 冰川冻土, 2006, (06) : 900 - 908
  • [5] 1951~2004年中国北方干旱化的基本事实
    马柱国
    符淙斌
    [J]. 科学通报, 2006, (20) : 2429 - 2439
  • [6] 东北地区近50年来极端降水和干燥事件时空演变特征
    孙凤华
    吴志坚
    杨素英
    [J]. 生态学杂志, 2006, (07) : 779 - 784
  • [7] 近40年来辽宁地区气候干湿界线年代际波动及其成因
    孙凤华
    袁健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7) : 1274 - 1279
  • [8] 中国雨日的气候变化
    王颖
    施能
    顾骏强
    封国林
    张立波
    [J]. 大气科学, 2006, (01) : 162 - 170
  • [9] 东北地区近百年气候变化及突变检测
    孙凤华
    袁健
    路爽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1) : 101 - 108
  • [10] 近30年中国陆地表层干湿状况研究
    吴绍洪
    尹云鹤
    郑度
    杨勤业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3) : 276 -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