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机制解析——以沪滇合作为例

被引:14
作者
陈忠言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扶贫; 政府角色; 多元整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中国经济的普遍增长与政府的积极作为被学界认为是中国政府战胜贫困的两大因素。中国扶贫机制的特征有三:1.政府、市场、社会方式同时发挥作用;2.各种方式之间的整合广泛存在;3.在整合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因此,笔者认为以上两个因素并不能很好展示中国扶贫模式背后的逻辑。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制度化、经常化的"跨界"整合以增进公共价值。我国农村扶贫也具有这种多元整合的特征,其与整体性治理理论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本文从整体性治理理论出发,以我国扶贫格局中的东西协作为案例以展现我国农村扶贫中政府主导下多元整合的扶贫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125 +1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农村扶贫中的跨部门协同机制分析 [J].
陈忠言 .
宁夏社会科学, 2014, (04) :19-27
[2]   中国特色反贫困之路与政策取向 [J].
汪三贵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 (04) :17-21+85
[3]   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 [J].
胡鞍钢 ;
胡琳琳 ;
常志霄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5) :105-115
[4]   世界反贫困战略演变述评 [J].
叶普万 ;
王军 .
山东社会科学, 2005, (10) :77-81
[5]  
网络化治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戈德史密斯, 2008
[6]  
公共行政理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竺乾威, 2008
[7]  
合同制治理[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美) 库珀, 2007
[8]  
中国扶贫开发历程[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张磊,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