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森林植被碳贮量调查及分析

被引:8
作者
张乐勤
机构
[1] 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
关键词
碳贮量; 池州; 气候变化; 森林植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气候变暖及应对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森林植被碳汇定量化评估是气候变化应对研究的重要方面。安徽池州是国家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也是"生态安徽"建设试点市。利用2009年森林清查资料,采用调查研究、模型研究和文献研究等手段,基于不同林分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全干生物量的计算方法,揭示了池州森林植被碳贮量。结果表明:池州总生物量为3.5988790×107t,总全干生物量为3.5131031×107t,总碳贮量为1.71613×107t,碳密度为34.70t.hm-2。该文有助于加深政府部门及公众对池州森林植被巨大碳汇生态服务功能的认识,为制定生态立市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增强人们保护池州森林植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44 / 5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 [1] 森林碳汇研究与碳汇经济
    张颖
    吴丽莉
    苏帆
    杨志耕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S1) (S1) : 288 - 291
  • [2] 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指标及其定量分析
    张志强
    曲建升
    曾静静
    [J]. 地理学报, 2008, (07) : 693 - 702
  • [3] 森林碳蓄积量估算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杨海军
    邵全琴
    陈卓奇
    张帅
    [J]. 地球信息科学, 2007, (04) : 5 - 12
  • [4] 林分碳贮量测算方法的研究
    刘盛
    李国伟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4) : 166 - 169
  • [5]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方精云
    郭兆迪
    朴世龙
    陈安平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 804 - 812
  • [6] 中国不同气候带各类型森林的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
    李高飞
    任海
    [J]. 热带地理, 2004, (04) : 306 - 310
  • [7] 中国能源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研究
    齐玉春
    董云社
    [J]. 地理科学, 2004, (05) : 528 - 534
  • [8]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贮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赵敏
    周广胜
    [J]. 地理科学, 2004, (01) : 50 - 54
  • [9] 中国森林生物量的估算:对Fang等Science一文(Science,2001,291:2320~2322)的若干说明[J]. 方精云,陈安平,赵淑清,慈龙骏.植物生态学报. 2002(02)
  • [10] 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方精云
    陈安平
    [J]. 植物学报, 2001, (09) : 967 - 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