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32
作者
宋关玲
机构
[1]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院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 危害; 治理方法; 生物修复;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7.27.093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介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成因、危害及常用的治理方法,并对生物修复技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进行了详细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以及水生动物修复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关键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8597 / 859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适用于青萍修复的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研究 [J].
宋关玲 ;
侯文华 ;
汪群慧 ;
刘秋月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 (10) :1793-1796
[2]   菌根真菌在控制湖泊面源污染的应用前景 [J].
宋关玲 ;
侯文华 ;
汪群慧 ;
王岩 ;
郝根培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124-128
[3]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种云霄 ;
胡洪营 ;
钱易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3, (02) :36-40
[4]   山东省东平湖浮游动物与富营养化防治 [J].
窦素珍 ;
喻亲仁 ;
李东元 ;
刘桂成 ;
王斌 .
重庆环境科学, 2002, (02) :58-62+68
[5]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J].
董哲仁 ;
刘蒨 ;
曾向辉 .
水利水电技术, 2002, (02) :1-4
[6]   固定化增殖氮循环细菌群SBR法净化富营养化湖水 [J].
李正魁 ;
濮培民 .
核技术, 2001, (08) :674-679
[7]   有效微生物群控制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效应 [J].
李雪梅 ;
杨中艺 ;
简曙光 ;
黄增贤 ;
梁近光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82-86
[8]   东平湖浮游植物与水质评价 [J].
郭沛涌 ;
林育真 ;
李玉仙 ;
不详 .
海洋湖沼通报 , 1997, (04) :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