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反思

被引:28
作者
陈永军
机构
[1] 浙江台州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浙江临海
关键词
社会体育人才; 培养目标; 定位;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2007.10.036
中图分类号
G807.4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0303 ;
摘要
将社会体育概念外延界定在群众性体育领域是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存在困境的根本原因,而《专业目录》中对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规定又过于笼统,失去了政策性文件的指导性作用。认为社会体育专业的核心专业方向是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健身技能指导,各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应在核心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各具特色。
引用
收藏
页码:1398 / 1400+1414 +14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武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J].
李正荣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03) :103-105
[2]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J].
孙思哲 ;
李俊辉 .
中国体育科技, 2005, (01) :110-113
[3]   试析福建省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 [J].
林向阳 ;
周红妹 .
福建体育科技, 2003, (06) :18-19
[4]  
体育产业经济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吴超林, 2004
[5]  
社会体育[M]. 人民体育出版社 , 李建国等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