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V和Ni的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46
作者
李广之 [1 ]
胡斌 [1 ]
邓天龙 [1 ]
袁子艳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生物工程学院
[2]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化探研究所
关键词
V和Ni垂向运移; 有机相态; 土壤总量; 指标; 油气地质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V和Ni是石油中的主要微量金属元素,因油藏中存在着向上运移的物质、能量及动力基础,其中的V和Ni也要向油藏上方进行垂向运移并分布在其上方的介质中。用不同方法提取分析土壤、岩屑及地层水中的V和Ni,并根据介质中V和Ni的分布特征可以了解对应地层或下伏地层的含油气性、沉积环境和油源岩质量等地球化学信息。通过在鄂尔多斯盆地镇原—泾川地区进行分析土壤总量V和Ni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指示油气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Trace metals and organic geochemistry of the Machiques Member (Aptian–Albian) and La Luna Formation (Cenomanian–Campanian); Venezuela.[J].Margarita Alberdi-Genolet;Rafael Tocco.Chemical Geology.1999, 1
[2]   微量元素方法应用于近地表油气化探研究进展 [J].
王国建 ;
程同锦 ;
汤玉平 ;
王多义 .
物探与化探, 2006, (03) :236-239
[3]   油气化探分析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吴向华 ;
程同锦 ;
邓天龙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1) :78-81
[4]   鄂尔多斯盆地地表元素地球化学场与能源矿产关系初探 [J].
潘爱芳 ;
赫英 ;
马润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6) :629-633+685
[5]   缺氧环境及地球化学判识标志的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J].
腾格尔 ;
刘文汇 ;
徐永昌 ;
陈践发 .
沉积学报, 2004, (02) :365-372
[6]   前寒武纪—寒武纪边界处的海洋缺氧事件 [J].
Hiroto Kimur ;
文凤英 .
海洋地质动态, 2002, (04) :33-35
[7]   湘西南震旦地层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含义 [J].
吴湘滨 ;
戴塔根 .
地质地球化学, 2001, (03) :40-45
[8]   土壤化探元素预测天然气的探索 [J].
赵琦 ;
罗正春 ;
刘永平 .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01, (03) :250-254
[9]   油气微渗漏的垂向结构与地面地电化学油气检测 [J].
文百红 ;
林蓓 ;
刘吉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5) :33-35+5
[10]   地层水中微量金属元素组成分布特征与油气藏关系──以松辽盆地北部杨大城子油层为例 [J].
黄福堂 ;
冯子辉 ;
孔庆云 ;
王文广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8, (02) :16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