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援助会减轻腐败对投资的“摩擦效应”吗——兼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经贸合作策略

被引:25
作者
杨亚平
李琳琳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腐败; 对非援助; 对外直接投资;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8.03.008
中图分类号
D74 [];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提升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水平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其中对非援助和对非直接投资是深化中非经贸合作的两大核心。本文采用2002—2013年47个非洲国家的面板数据,在考虑腐败的内生性以及使用全球清廉指数的基础上,运用系统GMM方法和2SLS方法,实证检验了东道国腐败和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非洲国家的腐败对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具有"摩擦效应",不存在"润滑效应";(2)中国对非援助通过"基础设施效应"尤其是经济基础设施的改善,对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分样本回归显示,中国对非经济基础设施类援助能有效减轻东道国腐败对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生产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援助对直接投资的直接促进作用和间接效应均不明显。使用撒哈拉以南非洲样本和利用投资项目数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仍然得到稳健性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8+122 +12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援助会促进投资吗——基于中国对非洲援助及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 [J].
董艳 ;
樊此君 .
国际贸易问题, 2016, (03) :59-69
[2]   腐败:私有投资的润滑剂还是绊脚石? [J].
徐业坤 ;
李维安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6, (02) :75-88
[3]   中国对非援助能否推动对非投资 [J].
胡兵 ;
丁祥平 ;
邓富华 .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1) :67-73
[4]   腐败距离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观和行为学的整合视角 [J].
胡兵 ;
邓富华 .
财贸经济, 2014, (04) :82-92
[5]   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东道国制度重要吗? [J].
蒋冠宏 ;
蒋殿春 .
管理世界, 2012, (11) :45-56
[6]   集聚效应对跨国公司在华区位选择的影响 [J].
余珮 ;
孙永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1) :71-82
[7]   中国对非洲ODA与FDI关联度研究 [J].
张汉林 ;
袁佳 ;
孔洋 .
世界经济研究, 2010, (11) :69-74+89
[8]   FDI、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J].
冼国明 ;
文东伟 .
管理世界, 2006, (12) :18-31
[9]   Does Foreign Aid Increa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
Selaya, Pablo ;
Sunesen, Eva Rytter .
WORLD DEVELOPMENT, 2012, 40 (11) :2155-2176
[10]   China's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in Africa [J].
Cheung, Yin-Wong ;
de Haan, Jakob ;
Qian, Xingwang ;
Yu, Shu .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2, 20 (02) :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