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与城市热岛效应关系的遥感研究——以福州市苍霞片区为例

被引:17
作者
唐菲
徐涵秋
机构
[1]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州大学遥感信息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改造; 城市热岛; 不透水面; 福州; 遥感;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1.10.010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1404 ;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老城区改造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工程之一。福州市近十几年来对原有旧城区中的棚屋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改善原有的居住条件。利用遥感技术重点研究和评价了福州市苍霞片区棚屋区改造前后的热环境变化,利用系列Landsat TM影像反演了该区1986年1、996年和2006年的地表温度、不透水面和植被等信息,计算了城市热岛比例指数(URI),并对该区改造前后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全面分析,探讨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不透水面与地表温度呈指数相关关系,高不透水面比例地区温度上升比低不透水面比例地区更快。总的看来,福州市苍霞片区通过棚屋区改造,热岛效应有了明显的缓解,在这20 a间,城市热岛比例指数从0.648下降到0.245。福州市苍霞棚屋区的重新规划和改造对缓解该片区的城市热岛效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28 / 12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