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秦巴山区可持续生计安全评价及其鲁棒性分析

被引:20
作者
石育中
杨新军
王婷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安全; 热点分析; 鲁棒性分析; 陕南秦巴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可持续生计安全强调以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视角来评价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性问题。目前,可持续生计安全分析框架存在权重方法单一和计算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选取陕南28个区县,以2005-2014年为时序,运用层次分析法、热点分析和鲁棒性分析分别确定指标权重,定量分析可持续生计安全动力机制和空间聚集性,检验可持续生计安全指数不确定性。结果表明:1陕南可持续生计安全指数年际差异显著,并逐年增大,其中汉中市差异最为明显,极值均在该市;2生态安全、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综合影响可持续生计安全,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生态安全>经济效益>社会公平;3可持续生计安全整体空间格局表现出"热—冷—热—冷"依次交替的特征,且其发展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具有明显的地理集中现象;4可持续安全指数排名出现频率—变化范围矩阵对角线颜色较深,整体排名出现频率较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说明可持续生计安全指数及排名稳健性与可信度较高。该研究引入可持续生计安全,可为可持续性评价提供理论方法参考和实践应用借鉴,为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309 / 232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秦巴特困连片区生态资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 [J].
曹诗颂 ;
赵文吉 ;
段福洲 .
地理研究, 2015, 34 (07) :1295-1309
[2]   中国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征与影响因素——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和云南怒江州为例 [J].
周侃 ;
樊杰 .
地理研究, 2015, 34 (01) :39-52
[3]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分析——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实证 [J].
方远平 ;
毕斗斗 ;
谢蔓 ;
林彰平 .
地理科学, 2014, 34 (10) :1193-1201
[4]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贫困地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以恩施贫困地区为例 [J].
张家其 ;
吴宜进 ;
葛咏 ;
王程昊 ;
Hsiangte Kung .
地理研究, 2014, 33 (08) :1457-1466
[5]   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化率及其影响因素 [J].
刘耀林 ;
李纪伟 ;
侯贺平 ;
刘艳芳 .
地理研究, 2014, 33 (01) :132-142
[6]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 [J].
冷志明 .
地理研究, 2012, 31 (03) :521-533
[7]   农户生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赵靖伟 .
社会科学家, 2011, (05) :102-105+117
[8]   线性综合评价模型中指标标准化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J].
张立军 ;
袁能文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0, 25 (08) :10-15
[9]   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 [J].
靳诚 ;
陆玉麒 .
地理学报, 2009, 64 (06) :713-724
[10]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认知 [J].
牛文元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