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城晚新生代山前盆地沉积序列由中新统乌恰群 ,上新统阿图什组和上新统—更新统西域组构成。乌恰群岩性为细粒泥岩夹砂岩 ,阿图什组为砂岩夹薄层砾岩 ,西域组为粗粒砾岩。中新世的沉积以细颗粒泥岩和砂岩为主 ,表明物源区较远 ,古流域坡度较小 ,搬运距离较长。叶城剖面碎屑岩粒度总体上是沿剖面向上逐渐变粗 ,到上新统的阿图什组时 ,开始出现砾石沉积 ,砂岩的岩屑成分增加 ,成熟度降低 ,反映西昆仑山已经开始有规模地隆升。西域组的沉积标志着作为物源区的西昆仑山已有相当的高度。西域组砾石成分在剖面下部以沉积岩为主 ,向上过渡为沉积岩和深变质岩为主 ,反映了源区的沉积盖层首先被剥蚀 ,随着山系的隆升 ,基底岩石 (深变质岩和侵入岩 )也被暴露和剥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