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3
作者
陈东华
马山水
刘纪峰
机构
[1] 宁波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村干部; 角色; 激励机制; 共同代理;
D O I
10.19629/j.cnki.34-1014/f.2008.08.023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通过对村干部"弱监护人"、"双重代理人"、"双重角色‘边缘化’"以及"赢利—保护型经纪"等角色类型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村干部"共同代理人"服务角色;根据共同代理激励机制与360度全员参与原则对村干部激励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初步设计。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多委托人代理关系——共同代理理论研究及其最新进展 [J].
王小芳 ;
管锡展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10) :10-14+30
[2]   双重边缘化: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 [J].
吴毅 .
管理世界, 2002, (11) :78-85+155
[3]   村庄的“弱监护人”:对村干部角色的大众视角分析——以鲁南地区农村实地调查为例 [J].
申静 ;
陈静 .
中国农村观察, 2001, (05) :53-61+81
[4]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张维迎著;.上海三联书店.2004,
[5]  
当代中国村民自治.[M].何泽中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6]  
农村社会学.[M].程贵铭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