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形成和纤维蛋白降解作用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12
作者
肖继平
於席芳
徐新前
张莉
何赋容
齐云
陈援浩
夏文华
不详
机构
[1] 湖北省黄石市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肿瘤科
[2] 湖北省黄石市第二医院内科
[3]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科
[4] 不详
[5] 不详
关键词
血管形成; 纤维蛋白降解; 乳腺肿瘤;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9 [乳腺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研究血管形成和纤维蛋白降解作用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 1 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 1 0例患者中,uPA高表达者5 9例,占5 3.6 %;低表达者5 1例,占4 6 .4 %。MVD计数高者5 3例,占4 8.2 %;计数低者5 7例,占5 1 .8%。uPA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和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MVD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二者表达与患者年龄、月经状况和激素受体状况无关。uPA和MVD高表达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均低于低表达者的生存期,特别是uPA和MVD均为高表达者更易复发转移。多因素分析显示,uPA和MVD是影响无复发生存期的主要因素。结论 血管形成和纤维蛋白降解作用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行为密切相关,uPA和MVD可能是预测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26 / 22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J].
李捷 ;
宋三泰 ;
江泽飞 ;
刘晓晴 ;
颜玲娣 .
中华肿瘤杂志, 2003, (02) :43-45
[2]   肿瘤微血管生成的机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 [J].
李春海 ;
李克勤 .
中华肿瘤杂志, 2000, (03) :5-7
[3]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J].
肖继平 ;
张广德 ;
夏文华 ;
陈德基 .
中华肿瘤杂志, 1999, (03)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