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国外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美元LIBOR为例
被引: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玮光
[
1
]
赖明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赖明勇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忠晶
[
2
]
机构
:
[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来源
:
经济数学
|
2009年
/ 26卷
/ 02期
关键词
:
同业拆放;
利率期限结构;
自回归分布滞后;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831.5 [金融市场];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
通过选择反映经济的基本面和具体市场的资金面的变量建立不带移动平均项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研究美元LIBOR期限结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率、联邦基金利率、道琼斯工业指数和广义货币的增长率都对LIBOR利率的水平值和斜率有影响.另外,水平值还受到三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影响水平值的因素有通货膨胀率和联邦基金利率,而三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影响斜率的唯一短期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决定模型研究
[J].
任兆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任兆璋
;
彭化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彭化非
.
上海金融,
2005,
(02)
:36
-38
[2]
我国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徐枫.金融论坛. 2004(09)
[3]
我国近年利率政策的效果分析
[J].
谢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货币政策司,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货币政策司北京,北京
谢平
;
袁沁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货币政策司,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货币政策司北京,北京
袁沁敔
.
金融研究,
2003,
(05)
:1
-13
[4]
加强协作与管理 进一步提高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效率
[J].
林毓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总裁
林毓利
.
中国金融,
2000,
(10)
:34
-35
[5]
PARSIMONIOUS MODELING OF YIELD CURVES
[J].
NELSON, C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NELSON, CR
;
SIEGEL, AF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SIEGEL, AF
.
JOURNAL OF BUSINESS,
1987,
60
(04)
:473
-489
←
1
→
共 5 条
[1]
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决定模型研究
[J].
任兆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任兆璋
;
彭化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彭化非
.
上海金融,
2005,
(02)
:36
-38
[2]
我国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徐枫.金融论坛. 2004(09)
[3]
我国近年利率政策的效果分析
[J].
谢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货币政策司,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货币政策司北京,北京
谢平
;
袁沁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货币政策司,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货币政策司北京,北京
袁沁敔
.
金融研究,
2003,
(05)
:1
-13
[4]
加强协作与管理 进一步提高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效率
[J].
林毓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总裁
林毓利
.
中国金融,
2000,
(10)
:34
-35
[5]
PARSIMONIOUS MODELING OF YIELD CURVES
[J].
NELSON, C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NELSON, CR
;
SIEGEL, AF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SIEGEL, AF
.
JOURNAL OF BUSINESS,
1987,
60
(04)
:473
-48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