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晚白垩世—新生代构造沉降史分析与构造演化

被引:34
作者
能源 [1 ]
杨桥 [2 ]
张克鑫 [3 ]
任红民 [4 ]
郑元财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3] 中油国际海外研究中心
[4] 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高邮凹陷; 晚白垩世—新生代; 剥蚀量; 沉降史; 构造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本文应用回剥法及地层骨架厚度不变模型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沉积地层进行了去压实校正,利用声波时差及镜质体反射率法对三垛期末盆地剥蚀量进行恢复,用艾里公式对盆地的构造沉降量及总沉降量进行估算,进而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晚白垩世—新生代沉降史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高邮凹陷为典型的裂陷盆地,经过了拗断期-断拗期-断陷期-坳陷期的盆地演化阶段。演化过程经历了三期沉降和两期隆升。在不同的阶段凹陷的沉降中心略有不同,其受主边界断层的控制,围绕着边界断层呈串珠状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高邮凹陷上下第三系之间地层剥蚀量的研究 [J].
杨立干 ;
陆英 ;
陈平原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3, (S2) :33-34+5
[2]   苏北盆地油气田形成与分布——与渤海湾盆地比较研究 [J].
钱基 .
石油学报, 2001, (03) :12-16+8
[3]   黄骅坳陷东部构造带新生代构造沉降史分析 [J].
王子煜 ;
漆家福 ;
陆克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2) :127-129+167
[4]   沉降曲线原理及应用 [J].
杜旭东,朱建伟 .
世界地质, 1994, (03) :104-113
[5]  
含油气盆地分析.[M].陆克政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
[6]  
渤海湾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构造模式.[M].陆克政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7]  
成油体系分析与模拟.[M].费琪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8]  
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雍世和;张超谟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