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多圈层相互作用

被引:28
作者
马宗晋
杜品仁
卢苗安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白垩纪中期; 地磁极反转; 海底扩张; 超级地幔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 [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地球科学的发展已逐渐进入对地球进行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的新阶段。如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剧变的天然原因何在 ;海水缺氧、厄尔尼诺和成烃极盛期由什么引起 ;什么因素导致生物的俱生与俱灭等人类社会和地学发展所需解决的一些难题 ,只有开展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才能深入解决。在白垩纪中期发生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地学现象 ,可以作为研究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切入口。
引用
收藏
页码:3 / 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的构造热演化 [J].
邵济安 ;
张履桥 ;
牟保磊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193-200
[2]   华北克拉通花岗绿岩地体中中生代金矿床的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J].
陈衍景 ;
郭光军 ;
李欣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35-40
[3]   油气无机成因学说的新进展 [J].
张景廉 ;
张平中 ;
吕锡敏 ;
关银录 ;
廖天纯 ;
张正刚 ;
王爱勤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1) :45-51
[4]   地史转折期的生态系 [J].
殷鸿福 ;
童金南 .
地学前缘, 1997, (Z2) :115-120
[5]   显生宙全球气候变化与生物绝灭事件的联系 [J].
陈旭 ;
布科 ;
阮亦萍 ;
斯科梯司 ;
樊隽轩 .
地学前缘, 1997, (Z2) :127-132
[6]  
全球地震构造系统与地球的非对称性[J]. 马宗晋,陈强.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8(10)
[7]  
白垩纪中期超地幔柱活动幕[J]. Roger L.Larson,刘义思.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 199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