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咸水湖水面蒸发估算——以兹格塘错为例

被引:22
作者
李万春
李世杰
濮培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
关键词
兹格塘错; 青藏高原; 蒸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2.2 [蒸发观测];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根据兹格塘错流域附近气象站 (安多、那曲和班戈 )的器测资料和那曲站的实测辐射资料 ,对兹格塘错水面蒸发进行了估算 .结果表明 ,兹格塘错多年平均 (195 8- 1998年 )蒸发量为92 5 .1mm ,在估算的 4 1年中 ,最高的为 1111.5mm(1975年 ) ,最低的仅 791.9mm(1983年 ) .5年滑动平均结果揭示 ,近 4 0年来兹格塘错蒸发存在波动变化 ,基本上由 2个峰值期 (1970 - 1980年和1993- 1998年 )、1个下降期 (1975 - 1980年 )和 2个相对平稳期组成 ,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青藏高原现代湖泊变化与考察初步报告 [J].
李世杰 ;
李万春 ;
夏威岚 ;
吴敬禄 ;
尹宇 ;
羊向东 ;
H.Loffler ;
郭晓鸣 .
湖泊科学, 1998, (04) :95-96
[2]   我国北方四大盐海区卤水蒸发计算及其分布 [J].
洪嘉琏 ;
卢瑞芝 .
地理研究, 1988, (02) :17-27
[3]   利用彭曼公式计算潜在蒸发的高度订正方法 [J].
王菱 ;
陈沈斌 ;
侯光良 .
气象学报, 1988, (03) :381-383
[4]   青藏高原陆面可能蒸发量和干湿状况的研究 [J].
曾群柱 ;
谢应钦 .
冰川冻土, 1986, (02) :131-142
[5]   确定水面蒸发模型 [J].
施成熙 ;
卡毓明 ;
朱晓原 .
地理科学, 1984, (01) :1-11
[6]   彭门蒸发力快速表算法 [J].
王懿贤 .
地理研究, 1983, (01) :93-107
[7]   青藏高原和邻近地区的辐射及其与高原冻土的关系 [J].
寇有观 ;
曾群柱 ;
谢维荣 ;
萧鉥 .
冰川冻土, 1981, (04) :25-32
[8]   高度对彭曼蒸发公式二因子δ/(δ+γ)与γ/(δ+γ)的影响 [J].
王懿贤 .
气象学报, 1981, (04) :503-506
[9]  
鄱阳湖[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朱海虹等著, 1997
[10]  
青海湖近代环境的演化和预测[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