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双重向度

被引:5
作者
李志祥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伦理学; 经济伦理学; 研究方法;
D O I
10.15995/j.cnki.llxyj.2006.01.014
中图分类号
B82-053 [道德与经济]; F0-0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向度问题缘起于八十年代的“内引”说与“外灌”说之争,突现于九十年代的道德功能大讨论。经济伦理学研究应当坚持两大向度:一个是目的向度,从人的生活出发,确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一个工具向度,从经济的内在要求出发,提供经济发展的道德手段。只有将这两大向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确立经济伦理学的社会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试论道德的资本性特点——兼论道德资本 [J].
郑根成 ;
罗剑成 .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2, (05) :38-41
[2]   再论道德资本 [J].
王小锡 ;
杨文兵 .
江苏社会科学, 2002, (01) :131-137
[3]   道德与精神生产力 [J].
王小锡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1, (02) :172-176
[4]   论道德资本 [J].
王小锡 .
江苏社会科学, 2000, (03) :97-100
[5]   论道德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与王小锡同志商榷 [J].
周荣华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04) :1-4
[6]   经济伦理学论纲 [J].
王小锡 .
江苏社会科学, 1994, (01) :17-20
[7]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 商务印书馆[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 2002
[8]  
信任[M]. 远方出版社 , (美)弗兰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