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江淮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
翟洪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翟洪涛
刘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刘欣
刘庆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刘庆忠
张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张毅
机构
: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2]
安徽省地震局
[3]
安徽省地震局 安徽合肥
[4]
安徽合肥
来源
:
华北地震科学
|
2003年
/ 04期
关键词
:
江淮地区;
烈度衰减;
统计回归分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315.9 [工程地震];
学科分类号
:
070801 ;
摘要
: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具有较强的地区性,这是由于不同地区的震源特性、传播介质和场地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研究区(北纬29°~35°,东经114°~120°)位于华北地震区和华南地震区之间的过渡地区,地震活动性总体水平不高,烈度衰减关系有其自身的震源特性、传播介质和场地衰减特性等。本次工作重新挑选震例,对研究区的地震烈度衰减规律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并与该地区已有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概论.[M].国家地震局编;.地震出版社.1996,
←
1
→
共 1 条
[1]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概论.[M].国家地震局编;.地震出版社.199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