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微生物在富营养化水体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48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机构:
[1]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2]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微生物;
富营养化;
水体生物修复;
物质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判别标准及富营养化水体生物修复中有效去除氮、磷元素过程中所涉及的重要微生物,进一步分析了各种不同水体生物修复微生物在碳、氮、磷、硫元素循环中的作用,揭示了微生物在水体生物修复中的作用。最后,简要总结了近年来水体微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及微生物制剂的应用,并对今后水体生物修复系统中微生物的研究提出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城市水体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J].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7, (03) : 58 - 60梁国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佛山市环境保护局
- [2] 微生物在污染环境生物修复中的应用[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3) : 198 - 202张逸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国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 [3] 液可清微生物制剂修复西坝河水试验[J]. 水资源保护, 2006, (06) : 64 - 67王丽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邓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玉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韩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4]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环境生物修复中的作用机制[J]. 河北渔业, 2006, (10) : 1 - 3肖国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水产研究所
- [5] 三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池塘水质的改良效果[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6, (02) : 69 - 7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富营养化水体水生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进展[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S1) : 379 - 383黄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赵建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7] 污染水体原位就地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J]. 中国水利, 2004, (11) : 20 - 22+5赵生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崔树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王绍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8] 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氮磷的去除机理[J]. 生态环境, 2004, (01) : 98 - 101张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周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何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9]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的生物作用[J]. 中国给水排水, 2003, (10) : 28 - 3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中国富营养化湖泊的生物修复[J]. 农村生态环境, 2002, (01) : 42 - 45顾宗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