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失地农民的法社会学思考

被引:8
作者
闵春芳 [1 ]
朱明菊 [2 ]
机构
[1] 湖北省委党校函授学院
[2] 武汉市新洲三中
关键词
征地; 失地农民; 法社会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3 [土地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120405 ;
摘要
城市化在某种意义就是“非农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有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不言而喻,农民在农地非农化和土地流转过程中正大规模地失去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导致农民失地的征地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分配,法律、政策、非正式规则之间的博弈更加剧了这一过程的复杂性。由征地所引发的农民失地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由此带来现代化进程的隐患,对和谐社会建设十分不利。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征地补偿和征地程序是两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土地忧思录 [J].
应笑我 .
南风窗, 2003, (17) :42-46+48
[2]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研究 [J].
赵锡斌 ;
温兴琦 ;
龙长会 .
中国软科学, 2003, (08) :158-160
[3]   非正式规则的涵义、特征及作用 [J].
张全忠 ;
吕元礼 .
社会科学家, 2003, (03) :57-60
[4]   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 [J].
张静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1) :113-124+207
[5]   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 [J].
李培林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1) :168-17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