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地球的“万年历”

被引:10
作者
汪品先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时间; 天文年代表; 轨道驱动; 偏心率长周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3 [地球年龄(地质纪年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几百年来,人类在时间的概念和计时的方法上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成功地将天文计时和物理计时结合起来使用;然而,在地质的时间尺度上,至今缺乏统一的天文计时标准。为研究地球系统的历史变迁,迫切需要在日、月、年之上,在地球运行轨道的参数中,寻找更长时间的天文周期,为编制地质年代的“万年历”使用。研究的进展表明,近几百万年内可以用二万年的岁差周期,而整个地质历史可以用40万年的偏心率长周期作为地质计时的“钟摆”。本文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对地质尺度的时间问题进行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探索大洋碳储库的演变周期 [J].
汪品先 ;
田军 ;
成鑫荣 ;
刘传联 ;
徐建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21) :2216-2227
[2]   气候演变中的冰和碳 [J].
汪品先 .
地学前缘, 2002, (01) :85-93
[3]  
Orbit-related long-term climate cycles revealed in a 12-Myr continental recordfrom Lake Baikal. Kashiwaya K,Ochiai S,Sakai H,et al. Nature . 2001
[4]  
Adatetoremember:4004BC. FULLERJGCM. EarthSci encesHistory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