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两大部类模型与中国经济的宏观结构:一个经验研究

被引:17
作者
赵峰 [1 ,2 ]
赵翌辰 [1 ]
李帮喜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调创新中心
[3]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两大部类再生产模型; 投入产出表; 宏观经济结构; 经验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60207 ; 020102 ;
摘要
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实现国民经济稳步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再生产模型科学地界定了宏观经济结构及其与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等重要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宏观经济结构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探析从投入产出表到两大部类宏观模型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利用中国2000年至2010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构建了一个中国宏观经济结构的两部类模型,并对其中的生产资料部类与消费资料部类的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总需求结构及其与资本—工资率、利润—工资率、利润率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宏观经济结构的经验数据及其变化趋势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所预期的基本一致,说明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再生产模型对现实经济具有很好的解释和预测能力,可以为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两大部类对比关系研究.[M].王梦奎 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
[2]  
经济计量学导论.[M].[波兰]兰格(Lange;O·) 著;袁镇岳;林克明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3]  
经济数学方法和模型.[M].[苏]涅姆钦诺夫(В·С·Немчинов) 著;乌家培;张守一 译.商务印书馆.1980,
[4]   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比例关系问题的探讨 [J].
刘国光 ;
王向明 .
中国社会科学, 1980, (04)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