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黄土高原沟垄微型集雨产流特征与马铃薯种植技术

被引:8
作者
王琦
张恩和
李凤民
李锋瑞
徐长林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
[2]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农业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沟垄微型集雨; 产流特征; 马铃薯;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5.0144
中图分类号
S532 [马铃薯(土豆)]; S273.1 [地面水的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膜垄和土垄的降雨量和径流量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粘土夯实集雨垄临界产流降雨量为2.83 mm,产流后的平均集水效率为24.6%,地膜覆盖集雨垄临界产流降雨量为0.23 mm,产流后的平均集水效率为91.1%。在沟垄微型集雨种植马铃薯试验中,30 cm垄宽膜垄、45 cm垄宽膜垄、60 cm垄宽膜垄、30 cm垄宽土垄、45 cm垄宽土垄和60 cm垄宽土垄(沟宽均为60 cm)的经济产量分别比传统耕作高173%、168%、119%、28%、24%和18%,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传统耕作高3.98、3.74、2.25、1.10、0.93和0.72 kg.mm-1.hm-2。膜垄种植马铃薯经济产量提高119%173%,土垄种植马铃薯经济产量提高18%28%。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集水型生态农业分析 [J].
李凤民 ;
徐进章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2, (01) :105-107
[2]   森林蒸散测算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J].
王安志 ;
裴铁璠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6) :933-937
[3]   宁南半干旱区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效果研究 [J].
王俊鹏 ;
韩清芳 ;
王龙昌 ;
贾志宽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16-20
[4]   宁南半干旱偏旱区旱作农田沟垄径流集水蓄墒效果与增产效应研究 [J].
李军 ;
王龙昌 ;
孙小文 ;
王立祥 ;
不详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97, (01) :19-23+87
[5]   半干旱地区沟垄微型集雨种植马铃薯最优沟垄比的确定 [J].
王琦 ;
张恩和 ;
李凤民 ;
王晓凌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2) :38-41
[6]   人工集水面降雨径流观测实验研究 [J].
李小雁 ;
龚家栋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1) :1-4
[7]   半干旱地区膜垄和土垄的集雨效率和不同集雨时期土壤水分比较 [J].
王琦 ;
张恩和 ;
李凤民 .
生态学报, 2004, (08) :1820-1823
[8]   奈曼地区灌溉麦田蒸散量及作物系数的确定 [J].
李玉霖 ;
崔建垣 ;
张铜会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6) :93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