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碳源和氮源营养对大豆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钟荣顺 [1 ]
高智谋 [1 ]
汪涛 [2 ]
潘月敏 [1 ]
陈方新 [2 ]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大豆炭疽病菌; 碳源; 氮源; 菌丝生长速率; 菌丝干重;
D O I
10.13610/j.cnki.1672-352x.2007.01.027
中图分类号
S435.651 [大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葡萄糖等10种碳源和组氨酸等11种氮源营养对大豆炭疽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果糖、蔗糖、甘油、山梨醇、麦芽糖、半乳糖、淀粉和甘露醇等9种供试碳源均可被病原菌利用,但病原菌对不同碳源的利用程度有显著差异,其中葡萄糖作碳源时菌丝生长速率最快;果糖作碳源时菌丝干重最大。乳糖作碳源时菌丝生长速率最慢,菌丝干重最小,说明病原菌对乳糖的利用率低。组氨酸、苏氨酸、胱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硝酸钾、亚硝酸钠、精氨酸和蛋白胨等9种氮源均可被病原菌利用,综合考察平板菌丝生长速率与液体培养菌丝干重两个指标,以丙氨酸、组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和硝酸钾为病菌菌丝生长的较好氮源。硫酸铵和氯化铵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安徽省棉花红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J].
潘月敏 ;
郭敏 ;
高智谋 ;
曹君 ;
朱双杰 .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S1) :113-115
[2]   安徽省棉花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酯酶同工酶分析 [J].
曹君 ;
高智谋 ;
汪涛 ;
潘月敏 ;
纪文飞 ;
张乐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2) :224-229
[3]   大豆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J].
杨振廷 .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5, (03) :39-39
[4]   卫福包衣法防治大豆炭疽病试验 [J].
薛元海 .
现代农药, 2002, (05) :31-33
[5]   菜心炭疽病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J].
周而勋 ;
杨媚 ;
张华 ;
刘自珠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2) :47-51
[6]   芦荟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J].
王芳 ;
曾华英 ;
杨福祥 .
中国农学通报, 2001, (02) :24-26
[7]   毛豆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J].
冯建设 .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0, (03) :14-14
[8]   浙江省长瓜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J].
王汉荣 ;
茹水江 ;
郭仁裕 ;
滕敏忠 ;
邱鸿奎 .
浙江农业学报, 2000, (02) :33-37
[9]   陕西省炭疽菌的研究 [J].
王晓鸣 ;
李建义 .
真菌学报, 1987, (04) :211-218
[10]  
方中达编著.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