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于土地财政的经营城市模型

被引:10
作者
周敏
机构
[1]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财政; 经营城市; 劳动产出弹性; 土地出让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41 [财政收入];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土地财政"的"经营城市"模型。作为城市土地的实际所有者和垄断提供者,地方政府有能力也有激励通过经营城市来最大化其土地财政收入。给定土地总量,提高工业用地比例虽然不能直接增加财政收入,但却能通过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提高住宅需求,同时也会因为减少住宅土地供给而减少住宅供给,进而最终会提高均衡房价和住宅用地的拍卖价格。地方政府要最大化以土地出让金为形式的土地财政收入,关键就在于选择合适的工业用地比例以在住宅用地的单价与面积之间实现最佳权衡。分析表明,这个最优工业用地比例主要依赖于企业的劳动产出弹性,并随之上升。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土地出让、城市建设与房地产价格——对中国特色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的探讨 [J].
郑思齐 ;
师展 ;
吴璟 .
学海, 2014, (05) :157-163
[2]   土地出让与产业发展 [J].
王贤彬 .
经济管理, 2014, 36 (01) :12-21
[3]   土地财政与分税制:一个实证解释 [J].
孙秀林 ;
周飞舟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4) :40-59+205
[4]   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差异分析 [J].
唐鹏 ;
李建强 ;
肖君 .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06) :161-166
[5]   财政分权下的晋升激励、部门利益与土地违法 [J].
梁若冰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1) :283-306
[6]   地方政府竞争与FDI区位分布——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赵祥 .
经济学家, 2009, (08) :53-61
[7]   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 [J].
陶然 ;
陆曦 ;
苏福兵 ;
汪晖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21-33
[9]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现状、成因和治理 [J].
董再平 .
理论导刊, 2008, (12) :13-15
[10]   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 [J].
张军 ;
高远 .
经济研究, 2007, (11) :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