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空间差异——以东部沿海6个城市为例

被引:26
作者
田明
彭宇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城市融入; 社会政策; 东部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以东部地区城市特色比较明显的6个城市的流动人口问卷调查为基础,从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融入、制度融入和空间融入等5个方面构建了衡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指标体系,并比较了6个城市流动人口总体融入状况和各层面的融入差异。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在北方的沈阳、青岛和北京等城市融入程度要高于南方城市东莞、温州和无锡。同一城市流动人口在各层面的融入不平衡,沈阳经济融入程度最高,制度融入程度却最低;北京经济层面融入居前列,但空间融入最低;与北京相反,青岛制度层面融入最高,经济层面融入最低;东莞空间层面融入程度最高,社会融入层面最低。作为社会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最重要的主体——城市地方政府要结合各自城市的流动人口融入的特点,制定适合本城市特点的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政策。对于南方城市而言,推广普通话,加强对市民的包容性教育尤其重要;对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要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提高交通的便捷性更加重要,沈阳要加强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企业用工制度的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31 +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空间隔离与集中化生存方式: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研究 [J].
卢国显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3) :71-76+128
[2]   中国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与空间分异 [J].
李志刚 ;
刘晔 .
地理学报, 2011, 66 (06) :785-795
[3]   流动人口的流迁模式与社会保护:从“城市融入”到“社会融入” [J].
朱宇 ;
林李月 .
地理科学, 2011, 31 (03) :264-271
[4]   城市融入:外来农民工的市民化——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J].
梁波 ;
王海英 .
人口与发展, 2010, 16 (04) :73-85+91
[5]   城市新移民社会认同的结构模型 [J].
张文宏 ;
雷开春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4) :61-87+243
[6]   广州市外来人口居住隔离及影响因素研究 [J].
袁媛 ;
许学强 .
人文地理, 2008, (05) :61-66
[7]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共有的空间何以可能 [J].
潘泽泉 .
中州学刊, 2008, (03) :109-113
[8]   农民工住居边缘化与空间隔离——从城中村到城郊村 [J].
甘满堂 ;
王岩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1) :123-126
[9]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现代式社会资本构建 [J].
钟水映 ;
李魁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500-505
[10]   外来人群社会融合进程中的八大问题探讨——基于对宁波市1053位居民社会调查的分析 [J].
杨黎源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 (06)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