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区古近系含煤地层基准面旋回识别与对比:以琼东南盆地为例

被引:10
作者
李增学 [1 ]
张功成 [2 ]
王东东 [3 ]
李莹 [4 ]
刘海燕 [1 ]
吕大炜 [1 ]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研究中心
[3] 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4]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基准面旋回; 短周期; 古近系; 中国海域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琼东南盆地古近系含煤地层的沉积体系。研究区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海底扇体系、滨浅湖-中深湖-浊积扇体系、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水下扇体系、潮坪-泻湖体系、滨浅海-浊积扇体系等沉积体系,其中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水下扇体系、潮坪-泻湖体系聚煤作用较强。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技术方法,进行了中、短期基准面识别与对比。短期基准面对比界面主要类型是冲刷现象及其上覆的滞留沉积物、土壤化沉积与泥炭化事件沉积组合、微相岩相类型或相组合在垂向剖面上转换、测井曲线突变界面等。琼东南盆地古近系的地层中,由不同成因特征的边界所界定的短期基准面旋回主要有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短周期旋回层序(A型层序)、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短周期旋回层序(B型层序)和向上变深再变浅的对称型短周期旋回层序(C型层序)。
引用
收藏
页码:1178 / 118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南海北部新生代盆地构造迁移及其对烃源岩的制约作用 [J].
夏斌 ;
吕宝凤 ;
吴国干 ;
陈根文 ;
李文铅 ;
王冉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5) :629-634
[2]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深水区储层类型及沉积演化 [J].
何仕斌 ;
张功成 ;
米立军 ;
吴时国 .
石油学报, 2007, (05) :51-56
[3]   琼东南盆地古近纪沉积充填演化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J].
钟志洪 ;
王良书 ;
李绪宣 ;
夏斌 ;
孙珍 ;
张敏强 ;
吴国干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1) :29-36
[4]   琼东南盆地第三纪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特征 [J].
杜振川 ;
丁述理 ;
魏魁生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709-712
[5]   QDN盆地层序地层及生储盖组合分析 [J].
周小鹰 ;
魏魁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3) :244-248
[6]   琼东南盆地第三系层序地层分析 [J].
王根发 ;
吴冲龙 ;
周江羽 ;
李绍虎 .
石油实验地质, 1998, (02) :124-128
[7]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Facies Associations. Nummedal, D,Riley, G W,Templet, P. L. . 1993